“花好月圓”正當時 ——記山大附中鳳凰路學校中秋節專題活動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又到中秋,“花好月圓”時,來這里看看吧——
刨根問底話中秋
在山大附中鳳凰路學校國學館。學生踏著“花好月圓”進入場館,流動影視背景墻上呈現的中秋月夜圖,燈、荷花、詩人與學生互動體驗。生動的氛圍總能烘托出節日的氣息,孩子們從了解中秋的來源開始探索,到中秋習俗的知曉,賞明月、品月餅、慶團圓、放孔明燈。
每一個習俗都離不開有趣的故事,《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幾首關于中秋的詩下肚,中秋味便更濃
最讓孩子們興奮地便是體驗環節了,用軟件學做孔明燈和月餅學的也是不亦樂乎。
百花齊放慶中秋
款款思鄉情,濃濃戀鄉意。
中秋佳節來臨之際,五年級一班同學以各種形式慶祝節日。一組同學吟誦詩詞,大家搜集了千百年來描寫思念家鄉的許多美好的詩詞,像“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將同學們帶入了詩的王國。
二組同學演唱歌曲《明月幾時有》,動聽的旋律讓許多女同學即興翩翩起舞。三組同學設計的“家鄉畫展”,詩情畫意、美輪美奐。四組同學給大家當“小導游”,帶大家走進了不一樣的城市,讓大家足不出戶盡享異城風光。五組同學創編的課本劇《嫦娥奔月》引導同學們步入神話般的境界,特別是嫦娥吃了仙藥升上天空,一直飛到了月亮之上,大家屏住呼吸,默默相送,帶著對嫦娥的祝福與思念沉醉其間。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一年級三班的小風鈴們,在距離中秋節還有好幾天的時候,便開始問“中秋節我們怎么過啊”,終于到周五這天了,當孩子們聽到要去國學館體驗中秋文化的時候,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在下午的課程中,攜手一年級三包班家委會全體成員,為小風鈴們精心準備了暖心的月餅特色主題課程,讓孩子們再自己動手的過程中體會節日的甜蜜。二年級二班的孩子們也利用義工課制作了一個個精美的月餅,這樣的活動孩子們樂在其中。
你寫我唱誦中秋
進入中秋團圓周,學校少先隊大隊委的隊員們每天為全校師生更新關于中秋節的故事趣聞,大課間時滿校園響徹著《水調歌頭》等關于中秋的歌曲,孩子們在校園里走著都會哼著“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二年級一班的孩子們借著中秋的歡愉寫下一首首兒童詩,為山大附中鳳凰路學校“中秋團圓周”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通過朗誦詩詞、唱詩寫詩、制作月餅等一系列的活動,學生更加了解、喜愛中華傳統文化,提升了學生的文化素養,增強了學生的愛黨愛國、愛家鄉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撰稿/攝影:袁夢、陳明媚、吳雪婭、劉杰、吉莉莉
審稿:龔天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