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第一學期學科教學計劃
2018——2019年第一學期學科教學計劃
學科 |
戲劇 |
班級 |
一年級 |
任課教師 |
周晗 |
周課時 |
1 |
一、學情分析 因為是一年級的新生,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年齡較小,活潑好動,自律性差,注意力難以集中,行為習慣尚在養成階段。對于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常規都不了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根本不知曉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只是出自一時的愛好,課堂上專心聽講難以堅持。但天性使然,學生的好奇心很重,可塑性很強,內心很渴望教師真誠的贊揚,這一切都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提醒、糾正、督促,使其盡快適應學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受益終身。 |
|||
二、教材分析 本課沒有規定課程,根據全課程課本中的劇本進行排演。
|
|||
三、教學目標 口語交際 1.學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能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4.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學會尊總他人,嘗試去理解他人,學會建立同理心。 2.學會與他人溝通,交流,學會團隊合作,有集體意識。 劇目排演 1.理解劇目的故事內容,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故事。 2.學會扮演角色,完成獨立演出。 |
|||
四、本學期重點、難點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以及學習戲劇的興趣。 2.在戲劇中學會與他人有效交流。 |
|||
五、保障教學質量的方法和措施 1、了解班級基本狀況 班級基本情況包括班級特征、學生構成、學習情況、興趣愛好、對本課程的學習態度及代表性意見等,只有對班級基本情況了如指掌,才能通覽全局,科學施教。 2、了解學生對教學方法的反應 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教學效果。例如,面對學習氛圍低沉和課堂活躍的兩個不同的班級,教師要根據以往的授課經驗,體會學生對教學方法的反應,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了解學習基礎 學習基礎包括班級整體基礎和個人基礎,同時要了解班級中優中差生的所占比例。備課時,要考慮學生對原有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以及對新知識的興趣是否濃厚等,這樣,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學習效果。 4、了解學生個體品質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很大的,教師要通過各種方法了解學生的性格、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想象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包括學習進退情況,為發展學生個性、因材施教提供依據。對于自卑性強、缺乏動力的差生,教師要及時給于肯定和鼓勵,使差異化教育體現在日常教學中。 |
|||
六、教學進度表(另附) |
|||
教研組意見:
教研組長簽名: 年 月 日 |
|||
教務處意見:
教務主任簽名: 年 月 日 |
教學進度
周次 |
教學內容 |
周次 |
教學內容 |
1 |
戲劇課堂常規訓練 |
12 |
教育戲劇工作坊《巨人的花園》 |
2 |
戲劇的概念 |
13 |
教育戲劇工作坊《巨人的花園》 |
3 |
教育戲劇工作坊《青蛙王子》 |
14 |
劇目排演《萬獸之王》 |
4 |
教育戲劇工作坊《青蛙王子》 |
15 |
劇目排演《萬獸之王》 |
5 |
國慶節放假 |
16 |
劇目排演《萬獸之王》 |
6 |
教育戲劇工作坊《青蛙王子》 |
17 |
劇目排演《萬獸之王》 |
7 |
表演基礎練習 |
18 |
劇目排演《萬獸之王》 |
8 |
表演基礎練習 |
19 |
劇目排演《萬獸之王》 |
9 |
表演基礎練習 |
20 |
劇目排演《萬獸之王》 |
10 |
教育戲劇工作坊《巨人的花園》 |
21 |
劇目排演《萬獸之王》 |
11 |
教育戲劇工作坊《巨人的花園》 |
22 |
演出 |